原文服务方: 陕西林业科技       
摘要:
为评价黄土高原毛白杨人工林的碳汇能力,以45a生的老龄毛白杨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3块林地和2块II缶近荒地生态系统不同层次有机碳密度的调查得出,45a的毛白杨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为16.775kg·m-2,与荒地对比总有机碳密度增加了113.75%,平均每年增长2.53%,林地各层次有机碳密度大小依次为土壤层〉乔木层〉枯落物层〉草本层〉灌木层,分别占总有机碳密度的70.63%、27.11%、2.07%、0.14%和0.05%,表明土壤层与乔木层为林地生态系统有机碳的主要来源。说明在毛白杨人工林造林后期有显著的碳增汇效应。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毛白杨人工幼林碳密度特征
黄土高原
毛白杨
人工林
生态系统
碳密度
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幼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
碳汇
生态系统
油松人工林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中西部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影响因子
黄土高原中西部
刺槐人工林
碳密度
生物量
黄土高原毛白杨、刺槐人工林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毛白杨林
刺槐林
人工林土壤
速效养分
黄土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毛白杨人工老龄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研究
来源期刊 陕西林业科技 学科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毛白杨 老龄林 有机碳密度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基础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
页数 6页 分类号 S71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印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94 1198 20.0 29.0
2 张玲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16 88 6.0 9.0
3 许喜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11 198 7.0 11.0
4 刘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13 34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4)
共引文献  (21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高原
毛白杨
老龄林
有机碳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林业科技
双月刊
1001-2117
61-1092/S
大16开
197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9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