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国标”难产是由于许多综合问题尚无法解决,更有一种反对者的观点认为:由于现有监测制度存在漏洞,新标准看似将指标从35项增加到106项,但其中有更大空间可被利用,让地方机构和相关部门更能轻易将水质打扮成“合格”,即:“过去用35项(标准)作分母,只要两项不合格,就达不到95%,现在用106项作分母,即便有五项指标不合格,水质整体仍可算作合格.”
推荐文章
新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特点
生活饮用水
规范
标准
比较
饮用水中挥发酚国标测定法的改进
饮用水
挥发酚
国标
4-氨基安替比林
加强饮用水监测保障饮用水安全
饮用水
监测
安全
保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饮用水新国标被“推迟”的深层内因
来源期刊 中国质量万里行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2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587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质量万里行
月刊
1005-149X
11-3114/F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育慧南路3号
80-16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2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9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