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刊推出学案教学走向何方系列专题后,来自方方面面的回应一直不断,我们梳理后发现,各种声音几乎都指向编制和使用学案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本期我们第四次聚焦学案教学,力图以学科为例来做深入探讨.本专题由首都师范大学王尚志教授、胡凤娟博士特约主持,刊发的一组文章来自他们的研究团队,其中北京市十一学校和北大附中关于学案教学的实验研究和思考清晰地回答了上面问题-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北大附中,学案教学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模式,学案的设计走过了教师设计-师生共同设计-学生设计-不用学案四个阶段.面对学案教学热,北京市十一学校数学组没有盲目跟风,他们进行了基于学案的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理性地把使用学案定位在指导学生自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上.所以我们会看到,当学生已经掌握自学方法,自学能力已经形成,学案就退出了十一学校学生的学习舞台.
推荐文章
关于初中历史导学案使用的一些思考
导学案
自主学习
引导
关于初中素描教学的一些思考
初中美术
素描
教学
思考
课堂
关于优质教学的一些思考
优质教学
有效教学
评价机制
信息技术
关于基础教育的一些思考
基础教育
教育观念
考核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学案的一些思考
来源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北京市 学习方式 教师 实验研究 学案教学 思考 共同设计 学生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北京市
学习方式
教师
实验研究
学案教学
思考
共同设计
学生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基础教育课程
半月刊
1672-6715
11-5187/G
大16开
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
80-44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2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13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