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半连续法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聚氨酯原料,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丙烯酸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为偶联剂,过硫酸钾(K2S2O8)为引发剂,三羟甲基丙烷( TMP)为交联剂,合成了具有明显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氧酯( PUA)乳液.通过博里叶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对聚合物结构和乳胶粒形态进行表征,并通过接触角(CA)、力学性能测试,差示量热扫描(DSC)和热重分析(TG)等手段研究了乳胶膜的性能结果显示,当丁MP用量为0.8%时,乳胶粒呈核壳结构,乳液稳定性能好,乳胶膜的拉伸强度达到12.5 MPa,对水的静态接触角为96°,耐水性和耐热性也有显著提高.
推荐文章
羧基含量对UV固化PUA/EA核壳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
聚氨酯丙烯酸酯
环氧丙烯酸酯
不规则核壳结构
复合乳液
自交联封闭性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自交联
封闭性
双丙酮丙烯酰胺
聚丙烯酸酯乳液
SiO2改性热交联型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
热交联
丙烯酸酯乳液
二氧化硅
原位聚合
涂料
常温酮肼自交联纳米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酮肼自交联
丙烯酸改性
纳米粒子
乳液
粒度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交联型PUA复合乳液的合成、表征与性能探究
来源期刊 粘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交联 水性聚氨酯( WPU) 丙烯酸酯 性能
年,卷(期) 2012,(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及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2
页数 分类号 TQ316.33
字数 34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922.2012.08.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明月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11 47 3.0 6.0
2 黄毅萍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126 683 13.0 18.0
3 李昊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4 34 2.0 4.0
4 陈鹏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21 39 3.0 5.0
5 吴丽霞 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省绿色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联
水性聚氨酯( WPU)
丙烯酸酯
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粘接
月刊
1001-5922
42-1183/TQ
大16开
湖北襄阳高新区航天路7号
38-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30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7951
相关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Anhui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ahinfo.gov.cn/zrkxjj/index.htm
项目类型: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