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人工合成的双二倍体在遗传和植物育种中有重要作用.为探讨远缘杂交后代双二倍体育性提高及其细胞学稳定的分子机制,利用ALFP、MASP技术对节节麦-黑麦杂种及其双二倍体S1~S4代的基因组变异进行了分析.该双二倍的S1~S4代体细胞染色体数2n=28的植株的比例从57.1%提高到92.5%,2n=28的植株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二价体平均数目从11.7提高到12.25,平均结实率从24.5%提高到51.3%.利用两套分别扩增重复序列和单拷贝序列的酶切引物组合EcoR I/Mse I (E-M)、Pst I/Mse I (P-M)对节节麦-黑麦杂种F1和双二倍体S1~S4代扩增表明,基因组序列变异主要发生于F1代,且以序列消除为主.E-M和P-M引物扩增带中,节节麦基因组在F1代的序列消除带数占各代总消失带数的70.00%和52.95%,而在黑麦基因组为96.88%和81.64%.MSAP分析表明,节节麦和黑麦杂种和加倍能够导致节节麦和黑麦基因组序列甲基化状态改变,以甲基化为主,仅发生在F1和S1代.在S2~S4代中没有检测到甲基化变异.
推荐文章
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的染色体C-带分析
双二倍体
C-分带
异源多倍体
核型
人工合成双二倍体小麦白粉病抗性和农艺性状表现
小麦
双二倍体
白粉病
抗性
农艺性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节节麦和黑麦杂种F1及双二倍体中基因组变异分析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双二倍体 基因组序列变异 节节麦 黑麦 AFLP MSAP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96-1002
页数 分类号 S512.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2.0099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大乐 河南大学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6 263 10.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二倍体
基因组序列变异
节节麦
黑麦
AFLP
MSAP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