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民族声乐及声乐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谈起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歌唱家秦青,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韩邦歌女韩娥,他们的声音既能留住行云,又能绕梁三日回味悠长。可见我国民族声乐的魅力。然而由于我国民族声乐没有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因此,在声音的训练上总是在照搬西方模式,按照西方的发声方法训练,
推荐文章
龚琳娜对中国民歌的继承与创新
龚琳娜
中国民歌
继承
创新
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的艺术表现
分析作品
表达情感
演唱风格
声乐表演艺术下民族声乐演唱学科发展研究
声乐表演艺术
民族声乐演唱
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民族声乐究竟想要表现什么——浅析龚琳娜演唱的实质
来源期刊 民族音乐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民族声乐 演唱 训练方法 西方模式 声乐教学 战国时期 发声方法 歌唱家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0
页数 分类号 J616.2
字数 310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广超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民族声乐
演唱
训练方法
西方模式
声乐教学
战国时期
发声方法
歌唱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族音乐
双月刊
1617-2196
53-1202/J
大16开
昆明市人民西路356号
64-8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1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3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