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顶复门原虫是包括刚地弓形虫、疟原虫及球虫等在内的一大类寄生性原虫的总称,可引起重要的人畜寄生虫病.抗顶复门原虫药物的长期使用,甚至是滥用,使得这类寄生虫对现有药物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急需开发新型药物.Ⅱ型NAD(P)H脱氢酶是电子转移链途径中的关键酶,由于其仅存在于某些植物、细菌、真菌和寄生原虫等一些低等生物体内,而在高等动物体内缺失,是研发新型抗感染性药物的重要靶标.笔者主要针对顶复门原虫线粒体电子转移链代谢途径以及Ⅱ型NAD(P)H脱氢酶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短链脱氢酶超家族介导植物次级代谢研究进展
短链脱氢酶
植物次级代谢
罗斯曼折叠
命名法
薄层色谱法检测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的研究
恶性疟原虫
乳酸脱氢酶
薄层色谱
检测
顶复门原虫顶质体研究进展
顶复门寄生虫
顶质体
内共生
恶性疟原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顶复门原虫电子转移链代谢及Ⅱ型NADH脱氢酶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畜牧兽医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顶复门原虫 电子转移链 Ⅱ型NAD(P)H脱氢酶 药靶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
页数 分类号 S852.723|Q591
字数 302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敏娜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21 140 6.0 11.0
2 蔡建平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35 522 13.0 22.0
3 廖申权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17 99 6.0 9.0
4 袁建丰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15 80 5.0 8.0
5 吴彩艳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13 58 4.0 7.0
6 戚南山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11 66 5.0 7.0
7 孙铭飞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11 61 5.0 7.0
8 余劲术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 6 3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顶复门原虫
电子转移链
Ⅱ型NAD(P)H脱氢酶
药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畜牧兽医学报
月刊
0366-6964
11-1985/S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82-453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0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62883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