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电化学方法分别在多壁碳纳米管和镍箔上沉积制备聚吡咯纳米线,通过SEM、TEM、XRD、TGA、FTIR、CV等物理与电化学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系统地研究了电沉积基体、电沉积时间对于产物聚吡咯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0.85 V电位下,在多壁碳纳米管基底上电沉积300 s以及在镍基底中沉积50 s,均能够得到结构分散、粗细均匀的聚吡咯纳米线.此外,在镍基底上,聚吡咯的形貌随着电沉积时间的增加发生了纳米线-菜花状-海螺状的变化过程.此研究为制备不同形貌的纳米结构聚吡咯开拓了一种快速、稳定、廉价的方法,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为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重离子径迹模板法电化学制备聚吡咯纳米线
聚吡咯纳米线
离子径迹模板
电化学沉积
分级多孔聚吡咯膜的界面自组装合成与电化学电容性
界面聚合
聚吡咯
表面活性剂
显微结构
自组装
电化学
交流电化学沉积铜纳米线阵列及其机理探讨
交流电化学沉积
阳极氧化铝模板
铜纳米线阵列
交流电化学沉积FeCo合金纳米线阵列及其磁性能研究
多孔氧化铝模板
电化学沉积
FeCo合金纳米线阵列
磁各向异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吡咯纳米线的电化学可控性生成与表征
来源期刊 电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吡咯 电沉积 纳米线 锂离子电池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8
页数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29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87X.2012.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世超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63 547 11.0 22.0
2 刘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8 1.0 1.0
3 张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9 2.0 4.0
4 温博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8 1.0 1.0
5 杜志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吡咯
电沉积
纳米线
锂离子电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源技术
月刊
1002-087X
12-1126/TM
大16开
天津296信箱44分箱
6-28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23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558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