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同植被类型对黄土高原土壤质量的改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天然和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差异对于深入认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土壤环境演化的关系,准确评价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为例,选择研究区广泛分布的11种天然和人工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该区天然和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和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差异明显.200 cm 土层土壤含水率大小为农田>天然草地>人工乔木林地>果园>人工灌木林地>天然灌木林地.与农田相比,天然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土壤体积质量降低最为明显,人工乔木林地、人工灌木林地和果园土壤体积质量下降差别不明显.天然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和人工灌木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都有明显提高,人工乔木林地和果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提高不明显.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全氮总体随土层加深呈下降趋势,农田、果园和人工乔木林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垂直变化较小,而天然灌木林地、天然草地和人工灌木林地变化较大.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全磷含量差异较小,且垂直变化不明显.总体看来,天然植被类型对该区土壤性状改善作用优于人工植被类型,而人工灌木林的改善作用优于人工乔木林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人工造林对不同土壤类型理化特性的影响
人工造林
黄绵土
红黏土
风化岩沫土
黄土高原
宁南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黄土高原丘陵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土壤容重
黄土丘陵区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微生物量碳、氮、磷
不同植被类型
黄土丘陵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区天然和人工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植被 黄土丘陵区
年,卷(期) 2012,(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6
页数 分类号 S154.4
字数 65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2.1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凯博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 7 117 6.0 7.0
2 时伟宇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 6 101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1)
共引文献  (817)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406)
二级引证文献  (338)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19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03(2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5(32)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6(43)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7(63)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51)
2018(97)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83)
2019(10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00)
2020(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
水分
植被
黄土丘陵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