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LASIK术后角膜瓣存在与丢失情况下紫外线对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 3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编号分为Ⅰa组、Ⅰb组、Ⅰc组、Ⅱa组、Ⅱb组及Ⅱc组6组,每组6只,取Ⅰa组、Ⅰb组、Ⅱa组及Ⅱb组共24只兔双眼按LASIK术式制作角膜瓣(Ⅰc组和Ⅱc组为对照组),术后即刻人为去除Ⅰb组及Ⅱb组双眼角膜瓣,术后1周Ⅰ a组、Ⅰb组及Ⅰc组行紫外线照射7 min(100 mJ·cm-2,UV-B灯照射),术后裂隙灯观察并记录Haze等情况,分别于术后3周及5周每组取3只兔角膜行HE染色光镜检查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术后Ⅰa组、Ⅱa组、Ⅰb组、Ⅱb纽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分别为(0.658 3±0.137 9)d、(0.741 7±0.183 2)d、(2.966 7 ±0.499 7)d、(2.816 7±0.415 2)d,经统计学处理,Ⅰa组与Ⅱa组、Ⅰb组与Ⅱb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Ⅰa组与Ⅰb组、Ⅰa组与Ⅱb组、Ⅱa组与Ⅰb组及Ⅱa组与Ⅱb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术后1周,Ⅰb组及Ⅱb组24眼皆有Haze发生,Haze程度为1~2级,且术后3周和5周时,Ⅰb组Hzae程度较Ⅱb组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Ⅰ a组、Ⅱa组、Ⅰc组及Ⅱc组角膜透明,无Haze发生.Ⅰa组、Ⅱa组、Ⅰc组及Ⅱc组光镜及电镜下未见明显异常.Ⅱb组光镜下可见3周时角膜上皮细胞增生,上皮细胞排列紊乱、连接稍疏松,少数细胞空泡变,上皮和基质层存在散在裂隙;Ⅰb组与之病变相似,但更为严重,且5周时2组病变均逐渐加重.透射电镜下3周时可见,Ⅱb组上皮基底细胞的半桥粒稀疏、基底膜不连续、厚薄不均匀,基质浅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胶原纤维之间间隔不规则,成纤维细胞极度活化,数量增多,胞质内细胞器增多;Ⅰb组与之病变相似,但更为严重,且5周时2组病变均较3周时加重.结论 LASIK术后角膜瓣的丢失引起术后Haze的发生,紫外线照射加重角膜组织的损害、增加Haze的发生率,而完整角膜瓣的存在,可以减少紫外线对角膜组织的损害,降低Haze的发生率.
推荐文章
Epi-LASIK、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实验研究
Epi-LASIK
PRK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转化生长因子β2
紫外光/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研究进展
紫外光/核黄素
角膜交联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及泪液中TGF-β1的影响
Epi-LASIK
上皮瓣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下雾状混浊
上皮瓣弃留对兔Epi-LASIK术后haze影响的研究
Epi-LASIK
去瓣Epi-LASIK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转化生长因子β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兔LASIK术后角膜瓣弃留与紫外线照射对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关键词 LASIK 角膜瓣 紫外线照射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100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66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邵毅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77 692 13.0 18.0
2 周琼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02 391 10.0 14.0
3 刘永琰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6 56 4.0 6.0
4 李汉林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4 75 4.0 8.0
5 彭志优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9 43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ASIK
角膜瓣
紫外线照射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