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兔Epi-LASIK、PRK术后研究,探讨Epi-LAsIK手术在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减轻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及其机制.方法 18只新西兰白兔,双眼分别建立Epi-LASIK和PRK模型,观察术后1周、4周、8周角膜Haze的变化、角膜组织形态学结构的变化、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TGF-β2)的表达.结果术后1周、4周Epi-LASIK组Hazc(1.07±0.49、3.38±1.26)比PRK组(2.38±1.04、5.00±1.95)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57、Z4=-2.41,P均<0.05),8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8=-0.96,P0.05);组织形态学:Epi-LASIK组角膜上皮细胞的紧密性,角膜上皮基底膜的完整性、上皮与基质黏合程度,胶原排列规则性比同时间段PRK组都具有优越性;Epi-LASIK、PRK角膜上皮TGF-β2表达:1周、4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Epi-LASIK组表达比PRK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P<0.05);1周、8周Epi-LASIK、PRK角膜基质TGF-β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周Epi-LASIK表达比PRK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P<0.05).结论Epi-LASIK手术在减轻Haze方面较PRK具有优越性,其上皮瓣的保留对减少Haze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中药滴眼液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中药滴眼液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Epi-LASIK术中上皮瓣去留对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及泪液中TGF-β1的影响
Epi-LASIK
上皮瓣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上皮下雾状混浊
丝裂霉素对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影响
丝裂霉素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丝裂霉素C与地塞米松治疗PR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对比实验研究
丝裂霉素C
地塞米松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Epi-LASIK、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Epi-LASIK PRK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转化生长因子β2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3-17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79.62
字数 542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之渝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眼科中心 71 351 10.0 14.0
2 刘维锋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眼科 32 136 8.0 8.0
3 向一旻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眼科中心 5 41 4.0 5.0
4 刘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眼科中心 5 41 4.0 5.0
5 黄正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眼科中心 7 62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Epi-LASIK
PRK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转化生长因子β2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