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去瓣型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时兔角膜病理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34只,随机取其中32只兔的右眼行去瓣型Epi-LASIK(A组),左眼行PRK(B组),另外2只兔(4只未手术眼)为正常对照组(C组).术后4 h、1 d、3 d、5 d、7 d、14 d、1个月、3个月取角膜标本,HE染色观察角膜前基质细胞的数量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角膜中央区Ki-67、α-SMA阳性细胞数量及角膜切削缘区PCNA阳性细胞数量,同时透射电镜观察角膜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正常角膜前基质细胞数量为每400倍光镜(88.00±5.38)个;术后各时间点B组前基质细胞数量均较A组少,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正常角膜上皮细胞基底层PCNA阳性细胞数量为每400倍光镜(15.94±3.02)个;术后1 d、3 d、5 d、7 d、14 d A组PC-NA阳性细胞数量均较B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或0.01).正常角膜基质层几乎不表达Ki-67;术后4 h、1 d、3 d、5 d、7 d、14 d A组Ki-67阳性细胞教均较B组少,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正常角膜几乎不表达α-SMA;术后5 d、7 d、14 d、1个月、3个月A组α-SMA阳性细胞数均较B组少,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透射电镜检查显示,术后7 d之内A组细胞之间结合更紧密,3个月时基质内胶原纤维排列较整齐.结论 去瓣型Epi-LASIK比PRK有着更轻的角膜上皮损伤反应,更少的角膜上皮细胞和角膜基质细胞增殖反应以及更低的向肌成纤维母细胞转化潜能,所以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发生的可能性更低.
推荐文章
Epi-LASIK、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实验研究
Epi-LASIK
PRK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转化生长因子β2
上皮瓣弃留对兔Epi-LASIK术后haze影响的研究
Epi-LASIK
去瓣Epi-LASIK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转化生长因子β2
上皮瓣弃留对Epi-LASIK矫正近视临床疗效影响的研究
角膜切削术
上皮下激光
角膜上皮瓣
Epi-LASIK和去上皮瓣Epi-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角膜上皮瓣
近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去瓣型Epi-LASIK和PRK对兔角膜病理影响的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去瓣型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病理
年,卷(期) 201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8-7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72.2|R779.63
字数 579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琼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102 391 10.0 14.0
2 李琛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去瓣型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病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