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理工医之间的结合,各种获取人体诊断信息的设备不断出现,凸显了诊断医学的进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与结合,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拓展和延伸传统诊法的内涵,将各种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整合为基于主客观联合辨证的、以数据形式表达的中医四诊合参,获得更为全面的检测、识别与分类信息,对病证给出综合性判断,形成多信息融合的开放性中医诊疗平台.同时,将传感器网络技术与中医诊疗手段相结合,形成以中医诊疗为特色的嵌入式低成本、移动型医院、社区、家庭远程监护网络,实现中医诊疗器械的个人手持终端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医远程医疗服务器系统,实现多中心信息的共享与中医远程诊断和远程复现.
推荐文章
信息技术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研制中的作用与应用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集成的陆战场表现研究
空间信息技术
陆战场
GNSS
GIS
RS
基于远程技术和数据集成的分级诊疗平台设计
远程技术
FHIR标准
数据集成
双向转诊
分级诊疗平台
TCP/IP远程通信协议
基于Visual Prolog中医诊疗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专家系统
推理机
知识库
Visual Prolog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人体可获取诊断信息技术的集成中医诊疗设备的实现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可获取的人体信息 中医学 主客观联合辨证 诊疗设备 现代信息技术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2-9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牛欣 178 2210 25.0 36.0
2 李海燕 75 446 11.0 16.0
3 杨学智 68 459 12.0 17.0
4 朱庆文 57 519 14.0 20.0
5 侯淑涓 15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7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可获取的人体信息
中医学
主客观联合辨证
诊疗设备
现代信息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