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研究了GeH2自由基与HNCS的反应机理,并在B3LYP/6-311 ++G**水平上对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进行了全几何参数优化,通过频率分析和IRC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为了得到更精确的能量值,用QCISD (T)/6-311 ++G**方法计算了各个驻点的单点能,计算结果表明单重态的锗烯与异硫氰酸的反应有抽提硫、插入N-H键、抽提亚氨基的路径,而经由三元环中间体的抽提硫反应GeH2+HNCS→IM3 → TS2 IM4 →TS3 →IM5→GeH2 S+HNC( P1),反应能垒最低,为主反应通道,甲锗硫醛和异氰氢酸为主产物.锗烯经由四元环中间体抽提硫的反应为竞争反应通道.
推荐文章
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烷基糖苷的反应机理
烷基糖苷
反应机理
量子化学
基于量子化学的燃煤过程痕量元素反应机理研究及其进展
煤燃烧
痕量元素
化学反应
化学动力学
量子化学
利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CVD反应机理
CVD反应机理
热力学
量子化学
气相反应
量子化学计算在煤的结构与反应性研究中的应用
量子化学计算
煤结构
热解
液化
气化
反应性
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锗烯与异硫氰酸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锗烯 异硫氰酸 反应机理 活化能 过渡态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230
页数 分类号 O643.12
字数 29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12.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志远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9 124 5.0 9.0
2 陈东平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6 42 3.0 4.0
3 孔超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17 19 3.0 3.0
4 侯丽杰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0 23 3.0 3.0
5 韩彦霞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21 3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锗烯
异硫氰酸
反应机理
活化能
过渡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