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①目的 探讨用不同处理方法 在瓷面上粘结的金属托槽去除后,抛光对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②方法 40个烤瓷试件随机分成5组,各组试件瓷面上先粗化处理,粘结金属托槽后经剪切力去除,用粗糙度仪测定瓷面粗化处理前后、抛光后瓷表面粗糙度值.③结果 瓷面粗化处理后各粗化处理方法 的比较,第1、2、4、5组间无差异(P>0.05),第3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有差异(P<0.05).抛光前后各组粗糙度值的比较,第1、2、5组间无差异(P>0.05),第3组和第4组分别与其他各组比较有差异(P<0.05).抛光后与粗化处理前比较,各组均达到了处理前水平(P>0.05).④结论 机械打磨和氢氟酸酸蚀的联合应用最能影响瓷表面的粗糙度,机械打磨、氢氟酸酸蚀以及喷砂和氢氟酸酸蚀联合应用效果次之,喷砂对瓷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小.抛光能使托槽去除后,瓷表面粗糙度能达到对照组水平.
推荐文章
磁流变抛光头形状对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磁流变抛光
抛光头
表面粗糙度
抛光参数
叶片难抛光区域粗糙度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压气机
叶片抛光
表面粗糙度
叶顶
叶根倒圆
下端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抛光对不同处理方法粘结金属托槽瓷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瓷修复体 金属托槽 粗糙度 抛光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475
页数 分类号 R782
字数 21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633.2012.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彬 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35 63 5.0 5.0
2 林桂书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 16 35 3.0 5.0
3 徐艳丽 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23 79 5.0 7.0
4 孟菲 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15 18 2.0 3.0
5 温黎明 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27 81 5.0 7.0
6 廖囡囡 河北联合大学口腔医学院 13 3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瓷修复体
金属托槽
粗糙度
抛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2095-2694
13-1421/R
大16开
中国唐山建设南路57号
18-329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8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39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