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发作性睡病为慢性难治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为时短暂的、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睡眠,多伴有一种或数种症状,包括猝倒症、睡瘫症和入睡幻觉.该病多于儿童或青年期起病,一旦发病多持续终身,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中医学认为,发作性睡病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和,阳不出于阴,关乎五脏六腑,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分为虚实两端,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中医药治疗多采用药物疗法、针灸治疗等,虽具有一定疗效,但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辨证及治疗尚无统一的认识及标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发作性睡病取得了一些进展,使人们对该病的中医诊疗予以一定关注.本文将中医对发作性睡病的认识及治疗概况进行了归纳总结.
推荐文章
中医药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概况
发作性睡病
针灸疗法
中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毒所致的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
中毒
REM睡眠
针药并用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临床总结
发作性睡病
辨证
针刺
温胆汤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体会
温胆汤
发作性睡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对发作性睡病的认识及治疗概况
来源期刊 中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发作性睡病/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综述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78,封3
页数 分类号 R741
字数 34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910.2012.02.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琚玮 39 265 10.0 14.0
2 李瑞星 7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6)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发作性睡病/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
综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研究
月刊
1001-6910
41-1124/R
大16开
郑州市城北路7号
36-130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77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