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玉米感病杂交种的推广,连作玉米的增多,玉米丝黑穗病害不断蔓延、加重,局部地区已成为当前玉米生产上的严重病害.给部分农户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本文就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玉米丝黑穗病症状玉米丝黑穗病的病原菌为玉米丝轴黑粉菌,属于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轴黑粉菌属。丝黑穗病病菌危害果穗和雄穗,形成菌瘿。菌瘿内充满病原菌的冬孢子,并残留丝状维管柬残余物,故名“丝黑穗病”。
推荐文章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玉米
丝黑穗病
发生原因
防治对策
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与有效控制技术措施
玉米丝黑穗病
发生规律
发病原因
控制对策
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
丝黑穗病
发生
防治
高纬寒地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与防治
玉米丝黑穗病
高寒地
发生
防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谈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与控制技术措施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 发病原因 控制技术 黑粉菌属 玉米生产 担子菌亚门 病原菌 杂交种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植保土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41
页数 2页 分类号 S435.131.4
字数 32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708.2012.06.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暴海英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玉米丝黑穗病
发病原因
控制技术
黑粉菌属
玉米生产
担子菌亚门
病原菌
杂交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
月刊
1008-0708
15-1098/Z
大16开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70号农牧业厅办公楼
16-38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395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56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