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冀西山区,以浚单20、邢抗2号、承玉5号、郑单958、泰玉2号和鲁单981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相同的栽培措施,研究了不同品种的产量及其土壤、植株和籽粒中的氮磷钾含量.结果表明: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顺序为邢抗2号>郑单958>承玉5号>浚单20>鲁单981>泰玉2号,其中邢抗2号、郑单958和承玉5号三者产量差异不显著,泰玉2号与其他5个品种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生育期的土壤碱解氮含量顺序为大喇叭口期>苗期>收获期,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钾以及植株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顺序均为苗期>大喇叭口期>收获期;籽粒中的全氮含量明显高于全磷和全钾含量.各品种处理的土壤氮磷钾含量与植株和籽粒中的氮磷钾含量无明显相关关系,但同一生育期不同品种的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和植株全钾含量之间有差异,这可能与品种的遗传特性有关.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冀西山区旱地玉米品种间产量差异初探
来源期刊 河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旱地 玉米 产量 养分含量 冀西山区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与生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13
字数 44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晓芬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43 614 13.0 24.0
2 冯伟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49 297 10.0 15.0
3 杨军芳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 52 545 12.0 22.0
4 杜晓东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38 120 6.0 9.0
5 张彦勇 13 50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9)
共引文献  (14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旱地
玉米
产量
养分含量
冀西山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北农业科学
双月刊
1088-1631
13-1197/S
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85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