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目的]提升气象对旱地小麦等农作物预防酸雨危害的技术.[方法]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在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镇王村、广胜寺镇东安村、万安镇高公村进行,研究旱地小麦生长期间的酸性降水后土壤pH值变化、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产量的差异,结合各生长期的生理需求,进而评价县内酸雨影响土壤、产量的程度.[结果]3个试验点土壤pH值在酸性降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降低幅度与自然降水的pH值及量级呈正相关的关系,在降水结束后的几天内,又会缓慢回升至原相对平稳的状态;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在酸性降水后的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均表现正常,且0~10 cm土层显著较高.大槐树镇王村、广胜寺镇东安村、万安镇高公村产量分别为7 707 kg·hm-2、7 545 kg·hm-2、7 394 kg·hm-2,与山西省"十二五"期间的3 695 kg·hm-2冬小麦产量相比高很多,所以偏酸降水对产量影响较小,但4月3日和4月18日偏酸降水对大槐树镇王村旱地小麦穗数有一定影响,但对穗子其他性状无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值与旱地小麦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负相关,与成熟期穗部农艺性状关系密切,与穗数、穗粒数也密切相关,从而影响产量,但不显著.[结论]洪洞县遇有酸雨后土壤pH值的降低幅度不明显,且在降水停止后的几天内,基本能恢复成原状态,在土壤的酸雨耐受度以内,土壤仍处于适于作物生长的状态,最终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也较为薄弱.
推荐文章
山西省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旱地小麦
产量构成因素
多元相关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内蒙古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产量差异分析
玉米
品种
产量
种植密度
技术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西洪洞旱地麦区酸雨、土壤pH和产量差异研究
来源期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旱地小麦 酸雨 土壤pH值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产量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3-569
页数 7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爱霞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51 342 10.0 14.0
2 袁淑杰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9 108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5)
共引文献  (318)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7(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2(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3(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5(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6(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7(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旱地小麦
酸雨
土壤pH值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8151
14-1306/N
大16开
195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9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752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