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旋毛虫肌幼虫寄生时间对其感染力的影响.[方法]人工消化收集旋毛虫幼虫,35只昆明小鼠每只口饲30条幼虫.感染鼠随败分为6组,分笼喂养,分别于感染后至1、2、4、6、8、10个月,用同样方法收集幼虫;另取10只健康小鼠,每只口饲30条幼虫.感染鼠于2个月后全部断颈处死,取胴体称重,取膈肌镜检,消化收集小鼠体内全部旋毛虫幼虫,计算生殖力指数(RCI)、每克组织肌幼虫数(LPG).[结果]感染后2个月,5只小鼠RCI和LPG分别为108.17和181.59,134.17和189.86,114.17和181.12,121.80和198.05,146.13和186.32.感染后4、6、8个月,旋毛虫RCI和LPG逐渐降低.各组小鼠RCI和LP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毛虫感染力随寄生时间变化,感染后2个月达高峰,之后随寄生时间的延长,感染力逐渐下降.
推荐文章
成囊前旋毛虫幼虫对宿主的感染力与强度
旋毛虫
成囊前幼虫
感染能力
旋毛虫新生幼虫cDNA文库构建及其特异性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旋毛虫
cDNA文库
期特异性基因
筛选
鉴定
旋毛虫肌幼虫分泌性蛋白P49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旋毛虫
P49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旋毛虫肌幼虫寄生时间对其感染力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旋毛虫 寄生时间 感染力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2-28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83.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旋毛虫
寄生时间
感染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月刊
1673-5234
11-5457/R
大16开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楼中路11号
24-81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2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37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