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具有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25例,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0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5例,随机分为RVOT组(n=13)和RVA组(n=12),RVOT组导线选用主动固定电极,RVA组选用被动固定电极.起搏方式均为心室按需型起搏模式(VVI),对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必要时缩短AV间期以保证完全心室起搏.术后第一周内,在心室起搏完全夺获条件下,对比分析两种不同部位起搏时QRS波时限(QRSd)及每分心输出量(CO)、每搏心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结果:2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RVOT组1例术后2 d出现起搏不良,第3天行电极重新固定.RVOT组较RVA组的心室起搏时QRS时限显著缩短[(129±11) ms vs(149±15) ms,P<0.05],SV[(84±8) mL vs(74±8) mL,P<0.05],CO [(5.6±0.7) L/min vs (4.8±0.9) L/min,P<0.05],CI [(3.8±0.5) L/min·m-2 vs (3.2±0.6) L/min·m-2]均有明显提高.结论:RVOT起搏较RVA起搏获得更佳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
推荐文章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置入起搏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起搏
生活质量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螺旋电极起搏与心尖部起搏的对比研究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老年人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探讨
血流动力学
起搏
右室心尖部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右心室间隔部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心脏起搏
人工
血流动力学
右心室心尖部
右心室间隔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心脏起搏 血流动力学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5-566
页数 分类号 R541.7
字数 21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30X.2012.04.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覃兴航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内一科 10 31 4.0 5.0
2 付鹏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内一科 22 103 6.0 9.0
3 周国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内一科 12 82 5.0 9.0
4 黄志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内一科 7 38 2.0 6.0
5 李贵宇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内一科 3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右室流出道
右室心尖部
心脏起搏
血流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0X
45-1211/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95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