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是一个研究中微子振荡的实验[1],主要目标是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电子反中微子来测定一个具有重大物理意义的参数一中微子混合角θ13.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目标是将sin22θ13测量到0.01或更高的精度,为实现对大亚湾中微子信号的准确测量,必须要求光电倍增管输出干净脉冲信号到前端电子学(FEE),但在测试实验中,发现光电倍增管输出脉冲含有振铃.针对振铃进行了详尽分析,找到了振铃产生的根源,也确认了电容在高压下的压电效应.
推荐文章
精确测量光电倍增管最大脉冲线性参数的实验研究
李萨如图形
光电倍增管
恒流标定
光电倍增管中子直照响应实验研究
光电倍增管
灵敏度
9Be(d,n)10B反应
电荷模数转换
飞行时间法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的历史考察
大科学工程
中微子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工程史
光电倍增管数控稳压电源的设计
光电倍增管
数控
脉宽调制
倍压整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光电倍增管输出振铃脉冲的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电倍增管 前端电子学 振铃 电容 压电效应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2-445
页数 分类号 TN4|TL8
字数 16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8-0934.2012.04.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铮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320 6400 42.0 70.0
2 魏微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4 60 5.0 7.0
3 陆卫国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8 94 5.0 8.0
4 常劲帆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4 38 4.0 5.0
5 严雄波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5 20 3.0 4.0
6 李秋菊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14 50 4.0 6.0
7 蒋文奇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电倍增管
前端电子学
振铃
电容
压电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双月刊
0258-0934
11-2016/TL
大16开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达南路3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79
总下载数(次)
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