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24 h食管pH值监测及胃食管反流病(GERD)Q评分三种方法在GER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于2011年4月-2012年6月因烧心、反酸等症状就诊于消化科门诊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胃镜组、24 h食管pH值监测组及GERD Q评分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电子胃镜、24 h食管pH值监测及GERD Q问卷评分,比较分析各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情况.结果:24 h食管pH值监测组40例患者中病理性反流者19例,生理性反流者5例,GERD阳性率显著高于胃镜组及GERD Q评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组与GERD Q评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食道pH值监测可以对食管内反流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为GERD的临床诊断及不同类型的反流治疗方案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推荐文章
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方法
新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动力功能
胃食管反流病
无效食管运动
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
远端食管酸暴露
B超检查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断价值
超声检查
婴儿,早产
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所致食管外疾病的诊疗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外疾病
诊断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来源期刊 临床医药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Q评分 24 h食管pH值监测
年,卷(期) 2012,(1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81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1
字数 248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卫兰 4 2 1.0 1.0
2 武丽娟 3 8 2.0 2.0
3 雷俊梅 2 2 1.0 1.0
4 刘维国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4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Q评分
24 h食管pH值监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医药实践
月刊
1671-8631
14-1300/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382号
22-39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75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51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