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家榆种子为试材,在37℃、100%相对湿度下进行老化处理后,结合DAPI染色和细胞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激光共聚焦技术以及生化分析,检测家榆种子人工诱导老化过程中细胞核、活性氧(ROS)和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老化程度加深,种子细胞染色质皱缩、凝聚,继而解体并被排出体外;表皮中最先发现TUNEL凋亡核,而后逐渐延伸到子叶和胚轴;老化处理5d时种子活性氧信号最强,且其与程序性死亡相关事件的发生具有时空一致性,同时在胞浆中检测到较强的caspase-3活性.研究表明,家榆种子人工老化可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且存在与ROS迸发及类caspase-3相关联的信号通路.
推荐文章
家榆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
家榆
种子
细胞程序性死亡
活性氧
大豆种子老化过程中活力指标的研究
大豆
种子老化
活力指标
家榆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学特征
家榆种子
细胞凋亡
TUNEL检测法
人工老化
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生理遗传变化的研究
玉米
种子老化
生理遗传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家榆种子老化过程中ROS-类caspse-3途径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家榆种子 细胞程序性死亡 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 H2DCFDA 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8-955
页数 分类号 Q945.6+5
字数 65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025.2012.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琼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 206 9.0 14.0
2 汪晓峰 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6 613 14.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家榆种子
细胞程序性死亡
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
H2DCFDA
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植物学报
月刊
1000-4025
61-1091/Q
大16开
陕西省杨陵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2-7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4527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