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承诺免费治疗和捐助,事后却不认账或百般拖延。这种做法等于是拿本已十分困难、急需社会帮助的弱势群体开玩笑,既亵渎了爱心,欺骗了公众,还会耽误病人的救治时间,和直接出手伤人有什么两样?相比见死不救,这种假慈善同样令人愤怒。
推荐文章
高等教育问责与质量保障
问责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质疑“首次土地问责”
土地管理
问责
部门负责人
质疑
国土资源管理
《北京晚报》
地方政府
纪律处分
网络问责初探
网络问责
话语权
公共领域
舆论监督
基于安全日志的问责技术的研究
分布式系统
故障节点
安全日志
问责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假慈悲“捐款”应“问责”
来源期刊 上海支部生活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问责 捐款 慈悲 弱势群体 见死不救 病人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2
页数 1页 分类号 D632.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问责
捐款
慈悲
弱势群体
见死不救
病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支部生活
半月刊
1673-0518
31-1169/D
上海市威海路755号4202室
4-76 4-903
出版文献量(篇)
9863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