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知识构建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必修I模块的重要基础理论,对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标准看,学生已了解到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及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和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但从学习能力要求看仅限于会用简单方法演示两种运动形式,会用一些地理事实说明地球存在的两种运动形式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同时,个别省区义务教育阶段选用的是历史与社会和科学课程标准,这方面的学习就更为薄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内容详析
来源期刊 地理教育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 内容 地理课程标准 运动形式 正午太阳高度 科学课程标准 自然环境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教学新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3.55
字数 57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婉英 15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
内容
地理课程标准
运动形式
正午太阳高度
科学课程标准
自然环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教育
月刊
1005-5207
50-1089/K
大16开
重庆市
78-1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6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90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