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煤层气含量控制因素研究是煤层气开发的基础.根据鹤煤六矿二1煤地质勘探资料,从煤层气地质学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控制该矿煤层气含量的顶底板岩性、构造特征、水动力条件和埋藏深度等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矿二,煤顶底板岩性主要为砂质泥岩和泥岩,层厚稳定,裂隙不发育,为煤层气富集提供了良好的圈闭条件;向斜轴部区域及压性、压扭性逆断层附近煤层气含量高;地下水基本上处于弱径流和滞留状态,对煤层气保存有利,但局部区域地下水活跃,煤层气含量较低;煤层埋藏深,煤层气含量随埋深增加而增加.但大部分区域煤体为软煤,煤体松软,且煤层透气性差,该区煤层气开发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推荐文章
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气富集高产控制因素
沁水盆地南部
高煤阶
煤成气
富集
高产
有利区域
控制因素
低煤阶煤层气勘探思路
低煤阶
煤层气
气源
物性
准噶尔盆地
勘探方针
不同煤阶煤层气吸附、解吸特征差异对比
煤阶
煤层气
气藏形成
模拟
吸附
解吸
机理
开发
二连盆地霍林河地区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二连盆地
霍林河地区
低煤阶
煤层气
成藏条件
主控因素
储层特征
盖层封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鹤煤六矿二1煤煤层气含量控制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州煤炭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层气地质学 赋存特征 煤层气含量 控制因素 煤层气开发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问题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1
页数 分类号 TD712.2
字数 30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506.2012.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正伟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层气地质学
赋存特征
煤层气含量
控制因素
煤层气开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能源与环保
月刊
1003-0506
41-1443/TK
大16开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17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7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7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