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时间离心全血所得的血浆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的结果 差异性,确定最适合实际工作的离心时间.方法 将100例门诊患者的抗凝全血(每例两管)分为A组和B组,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离心10 min和5 min,用CA-7000型全自动血凝仪进行血凝常规检测,并且应用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 各项测定结果 在离心5和10 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血小板计数A组(离心10 min)和B组(离心5 min)的测定结果 范围分别为(1~8)×109/L和(3~10)×109/L,均达到了乏血小板血浆的标准[<(10~20)×109/L][1].结论 凝血常规标本可以3000 r/min离心5 min后进行测定.
推荐文章
采血量多少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
采血量
凝血四项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时间
凝血常规及血常规分析前影响因素分析
凝血常规
血常规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的研究
护理干预
血常规
随机区组重复测量
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
血常规检验
静脉血
末梢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离心时间对凝血常规测定结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离心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浓度 凝血酶时间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3
页数 分类号 R446.111
字数 20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170.2012.05.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欣 成都市血液中心检验科 14 80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离心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浓度
凝血酶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6170
51-1669/R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32号
62-261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1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72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