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腓肠小豆骨的发生率及其正常x线征象和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9月-2011年12月拍摄的16~76岁患者的350张膝关节正侧位x线照片.其中男199例,女151例.按年龄(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共分6组)、性别进行分析统计,归纳其x线征象.结果:350例中有109例出现小豆骨,其中男63例,女46例.其出现率分别为32%和30%,总平均出现率31%.腓肠小豆骨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膝关节后方软组织内的圆形或卵圆形骨性密度影,其大小差异较大,最小者(1×1×1)mm3,最大者(8×14×12)mm3,平均约(5.8×8.6×7.2)mm3.其正常位置按Friedman氏法进行测量,所有病例FFD在10 mm以下,在膝关节屈曲角大于125°的任何角度时,FTD在8~21 mm之间.结论:腓肠小豆骨町引起腓总神经麻痹,其出现率约31%..当其离开正常位置时,说明有膝关节滑囊积液、滑膜肿物及Baker氏囊肿等病变的存在.
推荐文章
腓肠豆骨的临床意义探讨
腓肠豆骨
临床意义
腓肠豆骨的解剖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腓肠豆骨
膝关节
腓总神经
解剖学
UA、X综合征QTd、JTd的临床意义与前瞻性研究
QT离散度
JT离散度
冠状动脉造影
不稳定型心绞痛
X综合征
重症脑出血早期肠外营养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重症脑出血
应激
应激代谢
肠外营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腓肠小豆骨的X线征象的临床意义与前瞻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创新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腓肠肌 小豆骨 X线
年,卷(期) 2012,(22) 所属期刊栏目 医技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0
页数 分类号 R816.5
字数 12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2.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荣阳 93 776 15.0 21.0
2 刘冰 56 504 14.0 20.0
3 胡晓丹 13 146 8.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腓肠肌
小豆骨
X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创新
旬刊
1674-4985
11-5784/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82-189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7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88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