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以黄土丘陵区子午岭林区裸露地为对照,选择撂荒地、白羊草草地、油松、山杨和辽东栎林地五种典型植被群落下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无机氮、有机氮、微生物量氮含量和脲酶、蛋白酶以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各种氮素基本表现为乔木林,尤其是辽东栎和油松下含量最高,而有机氮则在白羊草地富集明显.铵态氮为子午岭林区速效氮的主要形式.土壤铵态氮与微生物氮极显著正相关;有机氮和亚硝态氮、矿化氮、微生物氮均显著正相关.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辽东栎群落下最高,蛋白酶在白羊草地下较高,且脲酶活性在土壤上层高于下层,而蛋白酶和硝酸还原酶并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脲酶活性和铵态氮、有机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微生物量氮极显著正相关;硝酸还原酶活性与铵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蛋白酶活性和土壤各种氮素含量无相关性.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
黄土丘陵区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黄土丘陵沟壑区抵抗土壤侵蚀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植物群落
土壤侵蚀
结构化植被因子指数
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分形特征
植物群落
土壤分形维数
土壤质地
土壤含水量
土壤饱和导水率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水分研究
黄土丘陵区
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区子午岭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氮素及相关酶活性的特征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植物群落 氮素形态 酶活性 子午岭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3-1411
页数 分类号 S1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101090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懿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62 1830 26.0 42.0
2 刘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7 71 4.0 7.0
3 邢肖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106 4.0 4.0
4 黄海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6 60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9)
共引文献  (574)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73)
二级引证文献  (6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3(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2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9(2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植物群落
氮素形态
酶活性
子午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