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估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术前椎体、椎板、棘突旋转角及椎体相对棘突偏移的距离,为指导术中轴状面去旋转及冠状面侧凸矫形提供影像学基础.[方法]选取本院脊柱外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3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17.0岁,Cobb角51.9°,术前皆行平卧位顶椎区域CT平扫.测量顶椎椎体、椎板及棘突的旋转角度,然后将椎体、椎板及棘突的旋转角度利用SPSS13.0进行三组定量资料的两两比较,分析三者间的旋转角差异.同时测量椎体相对椎板的偏移距离,计算出其平均值.[结果]顶椎旋转角:椎体平均为17.3°±8.67°,椎板平均为17.6°±11.14°,棘突平均为11.3°±10.51°.经统计分析椎体、椎板与棘突间的旋转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13),而椎体与椎板间的旋转角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906).椎体相对椎板偏移的距离平均为(0.19 ±0.12) cm.[结论]测量脊柱侧凸患者术前CT顶椎椎体、椎板及棘突的旋转度和椎体相对棘突的偏移距离,对术中指导脊柱侧凸的轴状面和冠状面矫形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寰椎侧块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寰椎侧块
应用解剖
定量测量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顶椎关节突中Ⅰ型胶原的表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关节突
Ⅰ型胶原
腰骶移行椎椎体及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椎板
关节突
棘突
腰骶移行椎
椎体前下方与椎弓根夹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
椎弓根
角度
微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脊柱侧凸顶椎椎体及附件旋转角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去旋转 旋转角 棘突 椎板 椎体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2-635
页数 分类号 R68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12.07.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佛保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149 1265 17.0 27.0
2 谢红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22 115 7.0 9.0
3 王丽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10 35 3.0 5.0
4 杨军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41 159 7.0 10.0
5 黄紫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23 72 4.0 7.0
6 谢超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 22 75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去旋转
旋转角
棘突
椎板
椎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半月刊
1005-8478
37-1247/R
大16开
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217-1号
24-097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19
总下载数(次)
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