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实际工业过程控制中常见的双输入双输出时滞过程,提出基于Smith预估补偿控制的反向解耦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对系统解耦后的对象采用内模控制思想设计Smith预估控制器,并讨论控制系统对象为一阶加纯滞后( FOPDT)模型下其控制器的实现方法和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结合实际过程中的模型实例,该解耦控制方案使得系统各路输出响应完全解耦并具有较好的标称性能和鲁棒性.仿真实例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推荐文章
双输入输出时滞过程解耦控制的解析设计
双输入输出过程
时滞
H2最优性能指标
鲁棒稳定性
单调整定
多变量时滞过程解耦Smith控制
多输入多输出过程
时滞
解耦
Smith控制
鲁棒稳定性
一类非线性时滞系统的解耦控制
微分几何方法
非线性时滞系统
解耦控制
I/O线性化
双输入双输出时滞过程的IMC-PI控制方法
内模控制
解耦控制
双输入双输出
时滞过程
鲁棒性
灵敏度指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输入双输出时滞过程解耦Smith控制
来源期刊 计算机系统应用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双输入双输出过程 时滞 解耦 内模控制 Smith预估控制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2
页数 分类号 TP273
字数 23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3254.2012.03.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建忠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39 161 7.0 10.0
2 孙权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5 4 1.0 2.0
3 王文华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4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输入双输出过程
时滞
解耦
内模控制
Smith预估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系统应用
月刊
1003-3254
11-2854/TP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四街4号
82-558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349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570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