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并行采集技术(iPAT)在上腹部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6例患者,首先进行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的T2WI+FS和扰相位梯度回波(FLASH)序列的T1WI常规扫描,然后在参数保持一致的情况下采用iPAT扫描,测量并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呼吸运动伪影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通过评分来判定.结果 无论是T2WI+FS序列还是T1WI序列,iPAT使用前后SNR及CN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使用iPAT后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明显减小,得分为4分和3分的图像明显多于使用iPAT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屏气配合不佳的中老年患者,采用iPAT进行上腹部MRI检查,采集时间缩短,呼吸运动伪影减少,较常规的MRI检查更有优势.
推荐文章
腹部MR检查中口服对比剂的应用
对比剂
腹部
磁共振成像
子宫恶性肿瘤术前MRI检查的价值
子宫
肿瘤,继发原发性
磁共振成像
CT与B超在上腹部创伤检查中的价值比较
CT
B超
上腹部创伤
临床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并行采集技术在上腹部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期刊 浙江医学 学科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并行采集技术 腹部
年,卷(期) 2012,(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526,57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5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785.2012.07.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求理 宁波市第一医院影像科 81 257 8.0 12.0
2 任大卫 宁波市第一医院影像科 20 55 4.0 7.0
3 朱勇猛 宁波市第一医院影像科 13 27 3.0 4.0
4 孔嘉玲 宁波市第一医院影像科 5 15 2.0 3.0
5 吴安乐 宁波市第一医院影像科 18 64 5.0 7.0
6 黄国平 宁波市第一医院影像科 11 39 4.0 6.0
7 蒋建威 宁波市第一医院影像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磁共振成像
并行采集技术
腹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医学
半月刊
1006-2785
33-1109/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武林广场浙江省科协大楼十一楼
32-9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7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37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