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将粉煤灰与砂壤土按体积比1:2混合后,进行混合物水分特征曲线和渗透系数等水力学特征参数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粉煤灰与砂壤土混合后,均能提升砂壤土的饱和含水量、田间含水量,以及植物有效水含量.因粉煤灰的颗粒组成差异,混合物水分特征曲线在pF值小于1.8时,其形态可能会向上或向下修正.但当pF值大于1.8时,无论粉煤灰的颗粒组成,同一基质吸力的混合物体积含水量均大于砂壤土.当基质含水量较高时,粗颗粒粉煤灰与砂壤土混合物的非饱和渗透系数下降速率较快.研究结果为粉煤灰充填复垦或粉煤灰场覆土复垦地田间水分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推荐文章
粉煤灰活化试验研究
粉煤灰
活化
水泥
人工砂粉煤灰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研究
混凝土
人工砂
粉煤灰
抗渗性能
粉煤灰土冻融循环后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粉煤灰土
冻融循环
动强度
动模量
Ⅱ级粉煤灰掺量对胶砂放热及力学影响规律
Ⅱ级粉煤灰
不同掺量
放热量
力学强度
影响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粉煤灰和砂壤土混合后水力学特征参数的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煤炭工程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粉煤灰 砂壤土 水分特征曲线 渗透系数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3
页数 分类号 S152.7
字数 29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0959.2012.09.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家平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135 1496 22.0 30.0
2 陈孝杨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62 503 14.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8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粉煤灰
砂壤土
水分特征曲线
渗透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炭工程
月刊
1671-0959
11-4658/TD
大16开
北京市德外安德路67号
80-130
195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020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55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