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近年来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患者耐药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关键,在药物的配合使用中,发挥药物的最佳效应,达到剂量与药效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的减少药物因配伍出现的相互干扰和影响,是临床选用药物的首要因素.抗菌药物的临床评价是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以便及早发现药物使用中的问题,保证患者的健康,合理的应用抗菌药物避免浪费有限的医药资源.基于此,药品审评中心在参考借鉴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等相关指导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研发和评价现状,组织修订了<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本研究主要以喹诺酮类抗菌药为例,进行药物评价.
推荐文章
基于微生物天然产物来源的抗菌类药物基础研究简介
微生物
天然产物
抗生素
合成生物学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他汀类药物
降血脂
心血管疾病
安全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临床应用再评价
氨基糖苷类
肾毒性
耳毒性
新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和药物动力学特点
氟喹诺酮类药物
抗菌活性
药物动力学
临床疗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菌类药物的临床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评价 氟喹诺酮类药物
年,卷(期) 2012,(13) 所属期刊栏目 医药监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15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69.3
字数 129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菌药物
评价
氟喹诺酮类药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科学
半月刊
2095-0616
11-6006/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2室
82-519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80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