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不乏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语言现象。本文以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为指导,从词法、句法和语篇三个方面分析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证明了该理论在政治文件翻译中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用动态对等理论分析《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
来源期刊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动态对等 政府工作报告 翻译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1
页数 3页 分类号 H315.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建华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6 81 6.0 8.0
2 赵博超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态对等
政府工作报告
翻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旬刊
1009-6167
42-1617/G4
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湖北教育报刊社2
38-526
出版文献量(篇)
112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