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1980年代中期中国西北西部气候发生了年代际突变,降水明显增加且主要是极端降水的贡献.本文用欧洲中期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ERA-40计算了瞬变涡动、环流、水汽输送及其散度等的年代际变化并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87年后大气环流年代际变化形成“东高西低”环流背景场,西风带向该区的水汽输送增加,水汽辐合增强,其中主要是定常波水汽输送的贡献,其结果是造成该区及周边空气水汽含量上升,有利于降水或极端降水的增加.夏季该区瞬变涡动增强且造成水汽辐合,增加了降水天气出现的频率:冬季瞬变涡动减弱,天气过程减少,说明降雪增加的原因应该是空气水汽含量增加,导致降雪强度增加.因此该区降水的增加即有中高纬度大气变暖变湿的贡献,也有瞬变涡动的动力作用.未来西北西部降水的趋势主要取决于瞬变涡动与大气水汽含量变化的竞争.
推荐文章
20世纪暴雨和洪水极值的年代际变化
暴雨
洪水
极值
年代际变化
年代比率
20世纪60~90年代辽东地区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辽东地区
气候
年代际变化
干旱趋势
20世纪30年代《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译介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国
译介
社会现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世纪后30年中国西北西部降水年代际变化机理分析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北西部降水 年代际变化 水汽输送 瞬变涡动
年,卷(期) 2012,(19)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6-534
页数 分类号 P46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新刚 中国科学院东亚气候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大气物理研究所 16 243 6.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07)
二级引证文献  (73)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2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北西部降水
年代际变化
水汽输送
瞬变涡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