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病情交接班模式,并评价此交班模式在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英国医疗行业内医护人员间关于标准化病情交流的SBAR模式,并将此制成简化表格,运用于护理晨交班中一级护理患者的病情交接,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科病区作为试点,进行为期三个月的SBAR交接班模式的运用.结果:接班者对有效信息掌握度由普通模式的87.9%提升到了95.4%,平均交班时间较常规模式缩短了3.1分钟/天;100%的护士认为这种交班模式可行,73%的护士认为SBAR模式较普通模式交班条理更加清晰,82%的护士认为SBAR模式关注点更加明确,73%护士认为SBAR模式提高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结论:SBAR交流模式是医护人员之间快速准确传递病情的一种方式,运用SBAR模式进行晨交班,内容精简且具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接班者对有效信息的接收率,简化了交班流程,缩短了交班时间,值得推广.
推荐文章
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晨交班中的应用
外科重症监护室
护士晨交班
SBAR沟通模式
sbar交班模式在内分泌科晨交班应用的效果分析
sbar交班模式
内分泌科晨交班
应用效果
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晨交班中的应用
外科重症监护室
护士晨交班
SBAR沟通模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英国病情交流SBAR模式在护理晨交班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求医问药(学术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护理晨交班 SBAR交流模式 病情交流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护理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9
页数 1页 分类号 R471
字数 182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祝海香 25 66 4.0 7.0
2 蓝莹 5 3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102)
二级引证文献  (348)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3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79)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18(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6)
2019(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5)
202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护理晨交班
SBAR交流模式
病情交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求医问药(下半月)
月刊
1672-2523
22-1350/R
吉林市船营区华南小区27号楼3单元24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444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68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