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深吸气量(inspiratory capacity,IC)变化率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COPD患者组130例,非COPD患者组79例,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检测到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IC前后变化率及1秒率指标.结果 以1秒率作为“金标准”计算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IC变化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Pearson Chi-Squares检验,Youden 指数,绘制ROC曲线.其最佳截点8.44%,敏感度为86.9%,特异度为83.5%.结论 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IC变化率在COPD的诊断、鉴别诊断、初筛具有临床意义.
推荐文章
深吸气量在鉴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深吸气量
支气管舒张试验
鉴别诊断
深吸气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性试验
深吸气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吸气量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现代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性试验 深吸气量
年,卷(期) 2012,(2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与预防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92-6494
页数 分类号 R56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官和立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27 133 6.0 9.0
2 杨恂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41 194 7.0 10.0
3 陈培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15 52 4.0 6.0
4 张怡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11 45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815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诊断性试验
深吸气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预防医学
半月刊
1003-8507
51-1365/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183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56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16156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