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去氧肾上腺素对针内针一次性单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低血压防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年龄25~38岁的剖宫产产妇60例,产妇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输入林格液,输液速度为15~20 ml/(kg·h),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联合穿刺针中的针内针于L4~5间隙穿刺,进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回流后注入0.75%罗哌卡因(耐乐品)2.5ml加0.05%盐酸吗啡0.5ml合剂,回吸再次确认脑脊液回流.6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翻身平卧后,若血压下降则立即静脉滴注多巴胺2 mg;B组为观察组,麻醉后立即静脉滴注去氧肾上腺素100 μg.术中若血压下降则静脉滴注多巴胺维持.观察两组产妇麻醉前及麻醉后1、3、6、9、15、25 min的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新生儿1 min、5 min的Apgar评分,30 min内使用多巴胺总量.结果:A组麻醉后3min血压明显下降,组内与麻醉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P<0.05;B组,血压平稳,组内与麻醉前比较P>0.05,30 min内使用多巴胺组总量A组大于B组(P<0.01).结论:针内针单剂量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是安全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小剂量注射去氧肾上腺素预防血压下降是有效的,蛛网膜下腔0.2 mg吗啡有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针内针可有效减少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麻醉并发症.
推荐文章
肥胖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无需降低布比卡因剂量
肥胖?
剖宫产?
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
鞘内注射咪唑安定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的影响
麻醉和镇痛
注射,脊髓
蛛网膜下腔
平滑肌瘤
布比卡因
咪唑安定
剖宫产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低血压的预测、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产科
剖宫产术
低血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去氧肾上腺素对针内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低血压的防治
来源期刊 吉林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去氧肾上腺素 腰麻 剖宫产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药物与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4-266
页数 分类号 R614
字数 24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0412.2012.0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东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麻醉科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7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去氧肾上腺素
腰麻
剖宫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医学
月刊
1004-0412
22-1115/R
大16开
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41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797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753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