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选取实况天气场数据、物理量诊断数据和数值预报产品等,采用统计分析、诊断分析和天气学分析方法,分析2012年6月26~ 29日连阴强降雨天气的形成机制,建立预报概念模型,并分析预报误差原因.结果表明,连阴强降雨过程是环流形势稳定少变、参与系统较多、锋前锋区和锋后均有降水发生的结果;强降雨时虽无不稳定和低空急流,但垂直上升层厚、水汽条件好;欧洲模式的形势和系统相对较好,其他模式的降水预报有优有劣;预报员过度依赖降水预报及对产品性能了解不够是误差的主要原因.
推荐文章
云南2013年和2014年的首场强降雨过程对比分析
强降雨
环流形势
水汽条件
垂直速度
江淮梅雨季节强降雨过程特征分析
江淮
梅雨季节
梅雨期
强降雨过程
特征分析
降雨长期预报物理概念模型
水文学
降雨长期预报
物理概念模型
主导因素
温度场
水汽输送
贵州山区短时强降雨对能见度的影响
短时强降雨
能见度
阀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宁夏南部山区初夏连阴强降雨过程的物理机制和概念模型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连阴强降雨 物理机制 概念模型 初夏 宁夏南部山区
年,卷(期) 2012,(36) 所属期刊栏目 农业气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701-17704,1777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61.6
字数 631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连阴强降雨
物理机制
概念模型
初夏
宁夏南部山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