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手机的无线电波特性,手机的接收和发射频率、手机的功率和手机的电磁感应等方面论证了打手机与遭雷击无关,并从雷击死亡人数和假定打手机能引雷将得出多么荒唐可笑的结论反证手机引雷的荒谬性。进而得出雷雨天打手机不会增大雷击慨率,只要处于安全的位置,可以照打不误的结论。
推荐文章
避雷针引雷原理及其效果的思考
避雷针
保护半径
降阻剂
引雷半径
人工引雷技术研究及其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人工引雷
电场变化
雷击机理
雷电防护
气候变化正义议题中“中国责任论”的荒谬
中国责任论
气候变化
荒谬
议题
正义
发展中国家
适应性
人工引雷高能辐射观测及数据分析研究
人工引雷
闪电高能辐射
X射线爆发
碘化钠探测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手机引雷”说的荒谬性
来源期刊 科技与生活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手机 引雷 荒谬性
年,卷(期) 2012,(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1-211
页数 1页 分类号 TN91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大孝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手机
引雷
荒谬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技与生活
半月刊
1673-9671
11-5595/N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8号
出版文献量(篇)
1824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