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生物微核监测技术进行改良研究.[方法]针对当前生物微核监测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蚕豆种子的选择、根尖长度对检测样品敏感度的影响以及显微制片过程中的固定和离析环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结果]筛选出了微核本底数低的蚕豆种子成胡3号,并确立了其根尖用于监测试验的最敏感长度为1.05 ~1.10 cm,研制的改良固定离析液配方为无水乙醇∶冰醋酸∶浓盐酸=1∶125∶1,利用其可使得固定和离析2个环节一步完成,操作时间仅需4~5 min.[结论]改良后的生物微核监测技术具有监测速度快、试验结果稳定和操作简便的特点,易于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推荐文章
一种改良的鉴定原核生物非编码RNA的方法
原核生物
鼠疫耶尔森菌
sRNA
cDNA文库
生物柴油品质改良方法的分析
生物柴油
低温流动性
氧化安定性
热值
盐生植物对滨海盐渍土生物改良的研究进展
盐生植物
生物改良
盐渍土
盐碱地
现代生物技术在杨树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杨树
生物技术
遗传改良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物微核监测技术的改良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蚕豆 微核 监测技术 改良方法
年,卷(期) 2012,(26)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80-12781
页数 分类号 S643.6
字数 24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2.2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跃华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119 821 14.0 21.0
2 杨小萍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3 14 3.0 3.0
3 袁畅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3 14 3.0 3.0
4 王强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3 14 3.0 3.0
5 蔡锐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1 4 1.0 1.0
6 杨洪明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1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蚕豆
微核
监测技术
改良方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