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生物活性叠加原理,以卤代邻羟苯基为修饰基,酰腙基为桥基,设计并合成了8种新型含卤代邻羟苯基修饰的丁酸乙酯类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等证实.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3b、3d、3f对大肠杆菌(E.c)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6 μg/mL、8μg/mL、16 μg/mL,化合物3b、3f对白色念珠菌(M.a)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 μg/mL,化合物3b、3d、3f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MIC为16 μg/mL,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抗菌药物中间体.
推荐文章
新型含氟嘧啶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含氟农药
嘧啶
合成
抑菌活性
新型噻吩并嘧啶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对氟苯基
1,2,4-三氮唑
噻吩并[2,3-d]嘧啶-4(3H)-酮
合成
抑菌活性
新型二芳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二芳基吡唑
合成
杀菌活性
新型β-咔啉-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β-咔啉
磺酰胺
L-色氨酸
合成
抑菌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含卤代邻羟苯基修饰的丁酸乙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来源期刊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卤代邻羟苯基 丁酸乙酯 合成 最小抑菌浓度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26.26
字数 49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095X.2013.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建发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1 66 6.0 8.0
2 卢俊瑞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2 402 10.0 16.0
3 辛春伟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3 234 9.0 11.0
4 鲍秀荣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4 201 9.0 11.0
5 刘雅 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卤代邻羟苯基
丁酸乙酯
合成
最小抑菌浓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3-095X
12-1374/N
大16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0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94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