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引起福建省泉州地区2011年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疫情的埃柯30型肠道病毒(echovirus 30,ECHO30)病原及基因特征,分析基因变异情况及进化来源.方法 对泉州市2011年无菌性脑膜炎暴发疫情中的临床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RT-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核酸检测,随机选5份阳性样本进行肠道病毒VP1区核苷酸序列测定,将测序所得VP1序列用BLAST程序在GenBank上序列搜寻比对,确定其基因型,并通过构建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规律.结果 47份样本经rRT-PCR检测,有39份非EV71和Cox A16的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5份阳性样本的肠道病毒VP1区核苷酸序列均为876 bp,且同源性最高,均大于98.9%,最高仅相差一个核苷酸,与它们具有较高同源性的均是ECHO30.与本次分离株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组ECHO30分别是2008年河南省和浙江省的分离株,与中国台湾2001年无菌性脑炎分离株以及印度2011年分离株则距离较远;原型株Bastianni和20世纪90年代美国分离株和本次分离到的ECHO30毒株距离最远.结论 2011年ECHO30在泉州地区发生一定程度的传播流行,并导致无菌性脑膜炎疫情的局部暴发流行,进化树分析表明本次分离株与国内近年ECHO30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国外分离株则相对较远.
推荐文章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学及预后分析
新生儿
化脓性脑膜炎
病原学
大肠埃希菌
预后
2009年西安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血清型分析及肠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
手足口病
血清型
肠道病毒71型(EV71)
柯萨奇A16(CA16)
进化分析
危重脑炎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诊断与病原学检测分析
脑炎脑膜炎
临床诊断
病原学检测
腮腺炎病毒
重症手足口病180例病原学检测及肠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分析
手足口病
血清型
肠道病毒71型
VP1基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菌性脑膜炎暴发中病原学检测及埃柯30型肠道病毒的基因特征和分子进化分析
来源期刊 疾病监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无菌性脑膜炎 埃柯30型肠道病毒 VP1基因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传染病监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671
页数 分类号 R51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翁育伟 50 174 6.0 10.0
2 刘建忠 15 48 3.0 6.0
3 陈明春 27 36 3.0 4.0
4 郑友限 19 34 3.0 4.0
5 陈炜 10 44 4.0 6.0
6 林碧莲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菌性脑膜炎
埃柯30型肠道病毒
VP1基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疾病监测
月刊
1003-9961
11-2928/R
大16开
北京昌平区昌百路155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8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