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室内饲养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酢浆草岩螨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24 ℃~30 ℃范围内,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4 ℃完成1代需要15.86±0.47 d,30 ℃需要11.57±0.60 d;成螨的寿命和产卵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24 ℃时分别为18±0.56 d和15.78±0.61 d,30 ℃缩短为14.18±0.75 d和12.30±0.83 d;平均产卵量和日均产卵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4 ℃时分别为33.67±1.39 粒/♀和2.13±0.12粒/d/♀;30 ℃时增加为65.90±3.45 粒/♀和5.65±0.36 粒/d/♀.该螨在豫北地区1年发生7~9代,有2次发生高峰,第1次在5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第2次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雌成螨在红花酢浆草根际附近的土缝内越冬.
推荐文章
玫瑰种群生物学研究进展
玫瑰
生物入侵
入侵物种
濒危物种
中国
欧洲
基于Lefkovitch矩阵模型的山酢浆草种群动态分析
植物学
矩阵模型
山酢浆草
种群动态
生活史阶段
突托蜡梅生物学特性与种群分布初步研究
突托蜡梅
种群
生物学特性
针叶小爪螨的生物学特性
延边地区
针叶小爪螨
生物学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酢浆草岩螨生物学特性和种群动态研究
来源期刊 蛛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酢浆草岩螨 生物学习性 种群动态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1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43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628.2013.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文彦 69 483 13.0 18.0
2 秦雪峰 60 368 9.0 16.0
3 王国昌 47 323 10.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酢浆草岩螨
生物学习性
种群动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蛛形学报
半年刊
1005-9628
42-1376/Q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友谊大道368号湖北大学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6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