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测井、地震和岩心等地质资料,运用印模法及综合地质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侏罗系沉积前的古地貌进行恢复.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侏罗系古地貌形态主要为古高地、谷河谷、古谷坡、古河间丘、古阶地.对侏罗系沉积前古地貌对延安组油藏的控制分析认为,油藏主要分布于紧邻高地的古谷坡等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带.古地貌形成的有利成藏条件为下切河谷提供了来自延长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上运移通道,古谷坡控制着储层砂体的类型和分布规模,地层“印模”所产生的差异压实形成了后期构造圈闭的相对高点.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古隆起周边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特征
古岩溶地貌
岩溶台地
岩溶斜坡
岩溶残丘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地层划分与对比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系
延安组
地层划分与对
鄂尔多斯盆地环江地区前侏罗纪古地貌恢复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
环江地区
前侏罗纪
古地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侏罗系古地貌恢复及其对石油聚集的影响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古地貌 前侏罗纪 油气聚集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6-1814
页数 9页 分类号 TE121|TE122.2
字数 659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文厚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 152 3878 37.0 54.0
2 袁珍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377 11.0 19.0
3 郭艳琴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49 817 17.0 27.0
4 朱静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19 41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26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218)
二级引证文献  (48)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3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
古地貌
前侏罗纪
油气聚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