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马克思身后留下巨量文献。如何理解这些文献?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形成了两种传统。一为恩格斯的学科性理解,结果是一总三分格局的出现,即马克思主义由三部分学科性内容构成: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二为匈牙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卢卡奇哲学方法论性的理解,人们见到的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两种传统的共同缺陷是无视马克思的经济哲学及其存在形式,似乎这样的内容并不客观地存在于马克思的文献中。马克思的经济哲学以四种形式客观地存在于文献中。第一种形式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哲学基础的批判,其中包括对逻辑前提、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经济制度类型划分方法和阶级立场的批判。第二种形式是政治经济学范畴中的哲学,如资本、劳动、商品、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等范畴中的哲学。第三种形式是政治经济学命题中的哲学,如人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经济时代的区分标准是人类怎样生产和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以及劳动资料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等命题中的哲学。第四种形式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中的哲学,具体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经济哲学逻辑前提论、经济哲学本体论、经济哲学认识论、经济哲学价值论、经济哲学方法论和经济哲学历史论。马克思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经济哲学的客观存在促使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首先,马克思的经济哲学及其存在形式是他独特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式的结果。此种研究范式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双峰并峙,自成一体。其次,人们没有发现也不研究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存在形式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对哲学的狭窄性理解,即哲学只有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再次,发现和理解马克思经济哲学及其存在形式的方法是回到原生态,即阅读和理解马克思的文献时要与时代背景、学�
推荐文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验式教学探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体验式教学
实现路径
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研究
马克思
法哲学
学术批判
价值论研究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
价值观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新形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马克思经济哲学的四种存在形式论纲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哲学 存在形式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86
页数 54页 分类号 F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宫敬才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 89 261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
经济哲学
存在形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季刊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95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