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常用的临界携液模型是通过对并筒中的液滴进行受力分析,再加以经验修正所得到的.凭经验选择临界携液模型判断气井积液,难免出现偏差,且多位学者提出了不同的临界携液模型,其预测结果相差很大.该文通过实例计算比较,发现文献各携液模型对临界携液量的要求并不相同,从而解释了各模型计算的临界携液量相差巨大的原因.基于气流中液滴总表面能与气体紊流动能的相等关系,提出一种考虑气体携液量及其中最大液滴直径对气井临界携液流量影响的新模型,并将新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四个产水气田气井的现场生产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吻合度很高,以此验证了该新模型判别临界携液量的可靠性.
推荐文章
考虑液滴形状影响的气井临界携液流速计算模型
有水气井
井底积液
临界携液流速
液滴形状
变形参数
曳力系数
临界韦伯数
表面张力
定向气井连续携液临界产量预测模型
定向井
气液比
排水采气
雷诺数
速度
产量
气井连续携液临界产量的计算方法
气井
产量
气水比
流体流动
数学模型
一个新的气井连续排液模型
天然气
气井
井眼
连续排液
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气体连续携液及液滴直径影响的气井新模型
来源期刊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液滴直径 临界流速 携液 连续携液模型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7
页数 分类号 TE3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4874.2013.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3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滴直径
临界流速
携液
连续携液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双月刊
1000-4874
31-1399/TK
大16开
上海高雄路189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6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82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