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对藏药甘青青兰与混淆品藏荆芥进行比较,为区别用药和进一步研究甘青青兰奠定基础.方法 比较甘青青兰与藏荆芥的基源植物、药材形状、细胞组织解剖学特征并进行TLC和紫外光谱定性分析.结果 甘青青兰叶为羽状全裂、裂片线状,藏荆芥叶为线状披针形、全缘;甘青青兰叶中栅栏组织为两列重叠排列,藏荆芥为一列;对甘青青兰和藏荆芥进行TLC分析,以石油醚-丙酮(7:3)为展开剂,甘青青兰与藏荆芥的斑点数均为7个;甘青青兰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02 nm,藏荆芥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13 nm.结论 甘青青兰和藏荆芥为藏医常用药物,两者在药材形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可以从叶的形状、栅栏细胞的特征及TLC的斑点数和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加以区别.
推荐文章
超声法提取藏药甘青青兰中多糖的研究
藏药甘青青兰
多糖
超声提取
正交试验
甘青青兰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甘青青兰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水杨酸浸种处理对藏药甘青青兰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甘青青兰
水杨酸
萌发特性
水分胁迫
抗旱性
浸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藏药甘青青兰与藏荆芥的生药鉴别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青青兰 藏荆芥 鉴别研究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鉴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9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6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良科 66 441 11.0 15.0
2 谭睿 129 606 13.0 19.0
3 曹雨虹 8 20 2.0 4.0
4 周雪杉 5 16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青青兰
藏荆芥
鉴别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双月刊
1673-6427
34-1267/R
大16开
安徽省芜湖市乌霞山西路18号
26-8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5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0583
论文1v1指导